新加坡,作為亞洲金融中心和國際化大都市,憑借其繁榮的經濟、優質的生活環境和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,吸引著全球人才的目光。而就業準證(Employment Pass,簡稱 EP),作為新加坡政府為吸納外籍專業技術人才而設立的重要工作簽證,備受關注。那么,想要成功申請新加坡 EP,需要滿足哪些條件呢?下面加中寰球移民為您詳細介紹下。
 
 
  一、薪資門檻
 
  自 2025 年 1 月 1 日起,新加坡對 EP 申請者的薪資要求進行了調整。非金融服務行業的申請人,最低月薪需達到 5600 新幣;金融服務行業則要求更高,最低月薪為 6200 新幣。這一標準同樣適用于 2026 年 1 月 1 日后到期的續簽申請。并且,年齡因素在薪資要求中也有所體現,年齡較大的申請者,薪資門檻會進一步上調,以與同年齡段本地專業人員、經理、行政人員和技術人員(PMET)收入中位數的第 65 百分位水平保持一致,具體可參考 COMPASS 薪資基準表。
 
 
  二、學歷與工作經驗
 
  學歷要求
 
  本科及以上學歷:EP 申請者通常需持有受認可的大學學位,如國際知名大學的學士學位、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,這類學歷在申請中具有明顯優勢,通常可順利通過學歷審核。例如,畢業于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100 院校的申請者,在學歷維度的 COMPASS 積分評估中可獲得較高分數。
 
  專業資質或豐富經驗替代:若沒有大學學歷,但擁有與所申請職位高度匹配的專業技能和豐富經驗,同樣有機會獲批。比如,持有相關領域備受認可的職業資格證書,像注冊會計師證(CPA)、特許金融分析師證(CFA)等,或具備多年在相關領域的深耕經驗,且滿足薪資要求,也可能被移民局考慮批準 EP 簽證 。
 
  工作經驗要求
 
  相關行業經驗:一般情況下,申請者需要具備至少 2 - 3 年的相關行業工作經驗,且所擔任的職位需與申請的 EP 簽證要求相符。例如,申請信息技術行業的 EP 簽證,需能夠充分證明自己在軟件開發、系統維護等方面具備相應的技術能力和實際工作經驗。
 
  經驗與職位匹配:所提供的工作經驗要能有力地支撐所申請的職位。比如,申請高級管理職位,需在過往工作中有擔任管理崗位、帶領團隊、制定戰略規劃等相關經驗的證明 。在某些特殊情況下,如果申請者學歷較高或擁有獨特的特殊技能,工作經驗要求可能會適當放寬 。
 
  三、COMPASS 積分評估
 
  自 2023 年 9 月 1 日起,除滿足 “高薪豁免” 條件(單月薪資超過 2 萬新幣)的申請者外,其余 EP 申請者均需通過 COMPASS 積分評估,且需獲得至少 40 分方可獲批。COMPASS 積分評估涵蓋多個維度:
 
  薪資水平(C1)
 
  將申請人的薪資與新加坡當地同齡 PMET 固定月薪作比較,按行業和年齡細分。薪資處于所在行業年齡組薪資的 90 百分位及以上,可得 20 分;處于 65 至 90 百分位之間,可得 10 分 。
 
  學歷資質(C2)
 
  頂級學府畢業:畢業于 QS 世界大學排名前 100 的大學、亞洲其他知名大學、新加坡本土公立大學,或在特定領域獲得高度認可并得到相關機構認可的專業學府,可得 20 分 。
 
  大學學位或同等學歷:擁有被評估為與英國體系中的學士學位相當的外國資格,以及獲得行業認可并得到相關部門機構認可的專業資格,可得 10 分 。
 
  無大學學位:則該項得分為 0 分 。此外,從 2023 年 9 月 1 日起,新 EP 申請中向新加坡人力部申報的學歷必須得到第三方學歷驗證證明,可通過新加坡 MOM 指定的背調公司、各國官方教育機構的在線驗證,或由教育機構頒發并通過 OpenCerts 驗證的數字證書等方式進行認證 。
 
  員工多元化程度(C3)
 
  考量申請人所屬國籍 PMET 員工在公司 PMET 員工總數中的占比,占比較小的申請人可獲得更多加分。若公司 PMET 員工數量小于 25 名,該項可直接獲得 10 分 。
 
  支持新加坡本地就業(C4)
 
  考察公司本地 PMET 員工占 PMET 員工總數的比例。公司對新加坡本地員工就業率支持力度越大,得分越高。同樣,若公司 PMET 員工數量小于 25 名,該項可直接獲得 10 分 。
 
  稀缺職業技能(C5)
 
  若申請人的職業在新加坡人力部列出的緊缺職業清單(SOL)上,且所屬國籍 PMET 員工在 PMET 員工總數中所占比例低于三分之一,可得 20 分;若所占比例大于等于三分之一,可得 10 分 。
 
  經濟優先戰略(C6)
 
  公司參與或符合至少一項合資格課程的標準,如與經濟機構合作開展投資、創新和國際化活動,被全國職工總會(NTUC)認可為公司和勞動力轉型活動的強大合作伙伴等,申請人可得 10 分 。
 
  四、公司資質與合規要求
 
  公司注冊與運營
 
  申請 EP 的雇主必須是在新加坡合法注冊的實體,需提供公司注冊文件,如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(ACRA)注冊證明、公司章程及股權結構等 。同時,公司要具備良好的運營狀況,人力部會核查公司銀行賬戶、財務報表及稅務記錄,以確認公司有能力持續支付外籍員工薪資 。
 
  公平雇傭框架(Fair Consideration Framework,FCF)
 
  雇主須遵守公平雇傭框架,新職缺需先在本地進行不少于 28 天的公開招聘,確保優先考慮本地人才。只有通過 FCF 崗位的招聘要求后,才可提交新的 EP 申請 。在申請時,雇主需提供相關招聘記錄及未能招聘到合適本地人才的說明 。
 
  五、其他申請材料
 
  個人材料
 
  護照:提供有效期內的個人護照信息頁復印件 。
 
  英文簡歷:詳細列出教育背景、工作經驗、專業資質及相關技能,突出與申請職位的相關性 。
 
  學歷證書與成績單:提供最高學歷證書及成績單原件或公證件。若非新加坡本地學歷,需提供經認可機構的學歷認證報告 。
 
  語言能力證明:部分專業崗位,可能需提供英語或其他行業認可的語言測試成績,如雅思、托福成績等 。
 
  工作合同與推薦信:工作合同需明確職位名稱、薪酬、雇傭日期及崗位職責;推薦信由前雇主或同事出具,證明工作表現和能力 。
 
  公司材料
 
  授權信:雇主出具的授權申請 EP 的信件。
 
  ACRA 商業概況:展示公司在 ACRA 注冊的詳細信息及運營狀況。
 
  招聘相關數據:如招聘廣告截圖、應聘人員信息及面試記錄等,以證明遵守 FCF 規則。
 
  以上就是加中寰球移民為大家介紹有關新加坡EP申請條件的內容,希望能幫助到大家,新加坡 EP 的申請條件涵蓋薪資、學歷、工作經驗、COMPASS 積分評估、公司資質等多個方面。申請人需全面了解并提前規劃,確保自身條件滿足要求,并準備齊全、真實有效的申請材料,以提高申請成功率,開啟在新加坡的精彩職業旅程 。